裴姓为什么不出名(河东望族--裴氏家族)

在中华民族的诸多姓氏中,无论是以《百家姓》,还是以人口,裴氏都不能算是一个大姓。但在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历史中,裴氏家族中所产生的历史名人数量之多却非他姓家族可比,宋代文学家、史学家欧阳文忠公对此极为赞誉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裴氏就不能不算是个大姓了。裴氏在东汉、魏、晋、南北朝、隋、唐期间,尤其是在隋唐,创造了辉煌的历史。在这段历史中,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变革中都有着裴氏族人的参与,留下了裴氏族人的身影,使我们裴氏后裔感到骄傲和自豪。

裴氏家族肇自春秋,兴于魏晋,盛于隋唐,微于五代,绵延两千多年。家族人物和德业文章,在历史上很少有。正史立传记载者,六百余人;名垂后世者,不下千余人;七品以上官员,多达三千余人。在上下两千余年间,先后出过宰相五十九人,大将军五十九人,中书侍郎十四人,尚书五十五人,侍郎四十四人,常侍十一人,御史十一人,刺史二百一十一人,太守七十七人,郡守以下不计其数。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、非常罕见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。追溯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因,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总结了三条,即联姻、世袭与自强不息。裴氏家族历史上共出过附马、皇后、太子妃、王妃、公主、荫袭95人。由联姻、世袭所结成的封建裙带关系,这无疑是促成裴氏人物显露头角的优越条件,但并不是主要原因。对于公侯将相数以千计的裴氏家族来说,“重教守训,崇文尚武,德业并举,廉洁自律”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。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在于他们重视教育,自强不息,顽强拼搏。

毛泽东同志曾说:“中国现实的新政治经济,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。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,决不能割断历史”。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。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,从文化、历史、教育、人才、修身、治家等不同维度去研究、开发裴氏文化的奇特现象,是每一个裴氏后人应当担负起的责任与义务。

网站标签:历史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bkkkrdfh.com/tgzl/7652.html,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!谢谢!

相关推荐
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以及网络收集编辑和原创所得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2358834048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