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与俄罗斯哪个更可恶(美俄之间有何深仇大恨?为什么美国就是不肯放过俄罗斯?)
一直以来,美俄关系都是各路键政大师茶余饭后的谈资。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,美俄经历了理论上的“蜜月期”,到“决裂期”,再到当下的不死不休,可以说双方除了线下真人pk外,其余手段基本上全都用到了。
对于美国来说,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,毕竟两国之间就隔着一条窄窄的白令海峡,要是俄罗斯人在勘察加半岛上捣鼓几具白杨M洲际导弹,覆盖面积可以达到美国华盛顿区域。那美国可就真的睡不着了。
那么问题来了,美国和俄罗斯两国,难道就不能寻找一个默契,结束这种长久以来的敌对状态,美国对俄罗斯到底有怎样的深仇大恨,务必除之而后快呢?
一 红色帝国的继承人
1982年,一生痴迷勋章和编小说的勃列日涅夫去世了,在他治下的苏联,经济改革陷入了停滞,全国上下都把精力放到了和美国的争霸上,二战后打下的经济底子基本上没几个子了,新一轮的改革迫在眉睫。
除了经济问题外,苏联领导层的老化也日趋严重,勃列日涅夫死后,继任的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相继逝世,苏联政坛亟需一个“少壮派”的领导来主持大局。
于是在1985年,54岁的戈尔巴乔夫拿下了苏共总书记的位置,在他的主持下,苏联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。
作为一个出色的小镇做题家,戈尔巴乔夫没有什么治国能力和政治家的魄力,他雄心勃勃的改革成了一场蹩脚的小丑表演,苏联不仅没有从经济衰败的深渊中走出,国家凝聚力也日益降低,民族矛盾不断,最终面临了崩溃分解的边缘。
1991年12月25日,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,红色帝国就此倒塌。
在这场分家活动中,俄罗斯拿到了大头,不仅分走了大片领土,还继承了大部分的武装力量和军工体系,以及令美国人和西欧闻风丧胆的战略核武库。
俄罗斯拿大头是美国人不愿意看到的,毕竟在美国人的原先构想中,苏联解体应以一场血腥的内战开始,再以北约和联合国的介入而告终,和平解体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。
而俄罗斯继承了那么多国之重器后,美国人更是恨得牙痒痒,务必除之而后快。
但木已成舟,武装干涉的套路显然是行不通的,那就干脆玩阴的好了。
恰好此时,新生的俄罗斯为了能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席之地,捣鼓起了市场改革,叶利钦甚至向西方纳上了投名状,在公开场合表达了不排除俄罗斯加入北约的可能性。
此举真的是鸡给黄鼠狼拜年——送上门了,美国人一见俄罗斯抛出了橄榄枝,立马就把经济套餐给安排上了。这份套餐的名字,就是休克疗法。
叶利钦为了能让俄罗斯一步踏入自由市场,采用了“俄奸”盖达尔的休克疗法。
所谓休克疗法,就是以强制的行政手段放开物价,从1992年1月2日起,叶林钦当局放开90%的消费品价格和90%的生产资料价格,同时也取消了对收入增长的限制。
这种经济改革在起初的确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,商品短缺的现象消失了。
然而好久不长,三个月后,物价顿时失控,消费品飞涨66倍,政府本来想通过国营商店来平抑物价。
然而此时的国营商店也已经失控,掌握生产资料的部分特权者和黑市商贩沆瀣一气,将产品出售给黑市商人,并在黑市交易中攫取大量提成。
俄罗斯的操作还不止于此,盖达尔政府认为,改革出现问题不是改革本身,而是公有制经济阻碍了改革发展。
于是盖达尔大手一挥,命令国有企业加快私有化进程,采取的方式是无偿赠送,每个人都拿到了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。
但是以当时的俄罗斯物价来看,一万卢布只能买一双高跟鞋,所以不少老百姓在拿了这张鸡肋一般的证券后,随手就卖给了新兴的特权阶层还有暴发户手中。
而这些人都是标准的投机分子,他们才不会管企业的长远发展,赶紧转手才是第一要务,没有股息的工人们自然也不愿意好好干活,天天摸鱼混日子。
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,俄罗斯的经济跌到了谷底,而美国人秉着趁你病要你命的优良传统,公开表示北约将不会解散,直接将矛头对准俄罗斯,在公开场合将俄罗斯刻画成新时代的和平终结者。
一心想进入西方社会的俄罗斯仿佛受了晴天霹雳,俄罗斯人也意识到自己无论怎样,是无法被西方社会所接纳的。
作为苏联的继承人,俄罗斯自然承担了昔日苏联的角色,这也为什么美国要想方设法搞垮俄罗斯的原因之一。
二 与欧洲的关系
美国想搞垮俄罗斯的另一大原因,就是欧洲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西欧元气大伤,英国为了战争胜利付出了极大的代价,法国更惨,差点连个战胜国的资格都没有捞到,整个欧洲大陆处处废墟,饿殍遍野。
为了能帮助欧洲,尤其是西欧复苏,同时也为了未来控制欧洲的大战略。
美国总参谋长马歇尔搞了一出马歇尔计划,为欧洲提供大量的资金和生产资料,协助欧洲进行重建工作。
对于游离在欧洲大陆的英伦三岛而言,马歇尔计划自然是雪中送炭,毕竟英国人的要求只是做西欧的老大,英美一家亲嘛,和美国人穿一条裤子,就能保证自己的地位。
但对于欧洲大陆的传统强国而言,美国的援助像一剂甜蜜的毒药,毕竟美国人从来不做亏本生意,美国人的钱,可是要用国家主权来还的。
冷战期间,美国人把西欧打造成了对付苏联阵营的桥头堡,通过北约将欧洲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。
然而欧洲又怎么能听美国人的随意摆布,在法国和联邦德国的牵头下,欧洲试图建立起统一的市场和资源配置,将整个欧洲联合起来对抗美国和苏联的双重威胁,这就是欧盟的雏形——欧共体。
但事与愿违,欧洲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,除了法德之外,其余国家都是心怀鬼胎,英国更是和美国暗通款曲,每逢欧盟内部开大会,英国就在里面从中作梗,把政策搞得一塌糊涂。
而自古以来,西欧和俄罗斯的关系就比较敏感,在联合和敌对之间反复横跳。
拿破仑时期俄国是反法同盟的主要组织者,19世纪中叶英法和沙俄又在克里米亚大打出手,一战的时候又穿上了同一条裤子。
因此,苏联时代,西欧需要美国来防御俄罗斯人的钢铁洪流。
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虽然余威仍在,但在当下的世界环境中,合作共赢才是共识,所以法德频频向俄罗斯释放善意,并加强欧盟与俄罗斯的合作。
然而,美国人怎么能让你跟俄罗斯做生意啊,俄罗斯作为重要的资源出口国之一,是西欧重要的天然气来源,其价格要比美国便宜不少,欧洲人又不是傻子,怎么能容忍美国人一直吸血呢。
但美国人总有一套自己的准则,逼迫欧洲放弃与俄罗斯的合作,21世纪以来,美国一直对全世界灌输所谓的普世价值,这里面就包括跨性别、环保和政治正确,其中最能阻碍欧洲与俄罗斯合作的,就是所谓的环保。
在美国人的资助下,欧洲滋生了一大批打着极端环保的政治团体,他们逼迫政府放弃核电,撕毁与俄罗斯签署的资源合同,转而向美国高价的页岩气。
然而页岩气这个东西,开采的时候产生的污染物质要远远高于天然气的生产,这又跟那些极端环保主义者的理念背道而驰。
但到了这个时候,这些拿钱办事的环保主义者开始装聋作哑,充耳不闻,反正在这帮投机者的眼里,俄罗斯就是不环保,只有美国才是最好的。
三 强大的发展潜力
除了苏联继承人的身份和与欧洲的关系,俄罗斯另一大让美国人忌惮的一点,就是其强大的发展潜力。
自苏联建立后,苏联当局就开始对广袤领土的开发,但困于当时的科技水平,苏联对东部地区的开发不成熟,广袤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上仍存在大量的无人区。
苏联解体后,俄罗斯虽然失去了近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但仍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一大国。
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俄罗斯经济的复苏,东部开发的条件日趋成熟。
从2007年开始,俄罗斯就耗费大量的资源在东部进行农垦和基建等活动,成功将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国联系起来。
而对于北极的开发,俄罗斯也是一骑绝尘,数艘大型核动力破冰船在北极附近进行科考和资源勘探活动,强大的北方舰队在这片冰封的水域内巡航,颇有一副要把北冰洋变成内海的架势。
对于美国而言,如果俄罗斯是一个领土面积和欧洲相当的国家,那么它当然不足为虑,但俄罗斯是一个面积广阔的超级大国,一旦给予了其足够的喘息和发展时间,那么爆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也绝非不可能。
即便是啃着苏联的老本到了今天,俄罗斯在航天和航空器制造领域上,依旧与美国分庭抗礼,在间谍卫星和登月领域也取得了十足的突破。
所以对美国而言,俄罗斯仍是头一号大敌,必须要用尽一切力量去阻止其发展。
文/来源:倾城之殇